是的,科比又瘦回来了。
在今天官方手游《最强NBA》的活动现场,我再次看到了他。他不再是禾斗匕匕。几个月前的小肚子也不见了。小腿跟腱依然如过往般销魂。甚至不像费舍尔和卡特他们,胡须都看不到太多斑白的痕迹 。让你不得不感叹,岁月是杀猪刀,但对眼前这个人真算是格外眷顾了。
在球员科比的身份谢幕之后,你依然还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在照片里看到他。在远离球场的一年半里,科比在你若即若离的地方,用令自己开心的方式面对着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在来参加这次活动,和之后的专访之前,很多科比的球迷都告诉我,一定要告诉科比,我们想他。
是啊,过去一年半,当你看NBA的时候,你总觉得少了什么。斯坦普斯填满了一群毛孩子,你在整个联盟在寻找着最像科比的人,可到目前为止,谁都不是那个科比-布莱恩特。
不一样的科比
科比接受腾讯体育采访
说起来,这是我从事篮球前方特派员八年以来,第一次获得专访科比的机会。作为球迷喜欢了他13年,然后作为前方特派员继续追随。21年过去,到今天才算有了坐下来跟他好好聊一聊的时间和可能。
记得今年八月的时候,正逢休假回国,知道《最强NBA》的手游安排了这次专访,我急不可待的发微信给我的领导阿鱼,写了一长串的陈辞,历数为什么自己才是做这个专访最合适的前方特派员。在这段看似振振有词,啰哩啰嗦的能占满一整个手机屏幕的内心剖白中,无非更多的是解释自己是有多热爱他的这份情感以及这个人对于我整个职业生涯的意义等等。现在想来,一般这种情况下,可能类似球迷般的表达其实很难作为理由来打动你的老板,但是我的头儿阿鱼也恰巧是个处女座,他回给了一句话说,“好好准备采访提纲。加油。”
工作了八年的时间,专访了各路NBA巨星、名宿、高层,职业一步一步的也走到了算是称心如意的地步。可是我内心一直有个隐隐的遗憾。在身心疲惫的时候,也会跟自己说,“别放弃,毕竟你还没有专访过科比呢。”
等了多年,这样的一天终于到来,它属于洛杉矶仍然有些炎热的秋天,属于Newport海滩的一个明媚过头的早上。
科比代言手游的活动,为了配合国内的时间定在了早上8点的时候。这个人刚刚在头一天的晚上从巴黎花了12个小时飞回来,其实也没有在家里睡上多久就来到了现场。科比身边的人告诉我,即便不是为了配合活动,这个人的一天也早就从清晨开始了。那个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故事即便到了现在还依然延续,8点甚至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都不算晚,可是科比早就坐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当科比出现在活动现场的时候,你会有些意外,除了消瘦下来的身型,还有他脸上的笑容。你听说了他的疲惫,却丝毫看不到这个人是刚刚坐了12个小时的航班,也只睡了短短几个小时。你只看到这个人,微笑的出现,用中文亲切的打招呼,然后甘愿站在篮下,给参与活动进行投篮的球迷捡球,然后看到他们投中,开心的拥抱致意。在打手游输掉比赛的时候,也只是会心一笑而已。
这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科比,就像活动主持人无数次采访科比的张卫平老师说,做球员时的他杀气腾腾,执拗的恨不得和所有人为敌,但现在的他放下了黑曼巴的锋刃和利齿,用放松和微笑来拥抱整个世界。当我们还在“缅怀”那份几乎再也见不到的偏执时,他看似早就懂得什么是握手言和了。
说实话,在看到这样的科比之前,我是无比紧张和焦虑的。这个人对我的意义太过于重大。重大到,你在凌晨5点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实际上,整个晚上我都无法深沉的睡去。不安和忐忑一直围绕着我。重大到采访提纲改了无数遍,看了无数遍,仍然觉得还不够。
我在不停的从记忆里搜索着一些本人和他相关的瞬间,那些有趣的采访和追星经历。 那是哪一年,当时是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环境,问了什么样的问题,历历在目。对于一个既健忘又马虎的人来说,其实真的算不容易了。
那些关于科比的回忆
前方特派员合影留念
记得最囧的一次是2012年,当科比在华盛顿奇才的客队通道外给中国网友录制新年视频时说了一句,中国球迷我爱你的时候,不自觉的代入感,让我当时大声惊呼道“oh my god”,结果声音也被收录到了这段之后成型的视频之中,到现在都会被同行“揶揄”一番。
但是要说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见科比本人,那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篮球场上,来参加08年奥运会的科比在媒体开放日的时候被各路前方特派员团团围住。由于来自全世界的媒体太多,坐在长条板凳上的科比被半径达到5米的人群包围,后面进入的媒体根本不可能看到他的脸,听到他说的任何一句话。当时可把我急坏了,没有办法,所以索性蹲了下来,在人腿的缝隙之中勉强的看上他一眼。
这么说来,9年都过去了,他后来又拿了两个总冠军,两次奥运会的金牌。受伤了,复出了,再受伤,再复出,然后用一篇名为《亲爱的篮球》的散文诗宣布自己要退役了,用60分告别球场,将麦克轻轻放下,将球鞋和球衣彻底挂起。再然后,他再次做了爸爸,成为了商人科比,依然以一个人生赢家的心态和面貌和这个世界面面相对。
在过往的那些有关于科比的记忆中,他自带着那种气场总像是一个生活在真空气泡中的人,你知道他在那里,你看得到甚至有可能摸得着,可是却很难靠近。就像是你可以从人和人腿部的缝隙中看到他,但是他远远的在那里,没有你可以感受到的温度。
可是今天看到的科比,他依然带着强大的气场,只是你可以多少离的跟他更近一些。他用微笑传递出的温度融化了他周围的那个巨大气泡。
在篮球的世界,他只想赢,而走出那个世界之后,他却告诉别人他想要做个讲故事的人,他到处给人发短信做知心大哥哥,他说他愿意邀请每一个人到他家过圣诞。他抱着小女儿扭来扭去,嘴里振振有词。之前,我对于这样发生在社交网络上和别人嘴中的变化半信半疑,直到我看到一个真实的科比,一个不停笑着的他。
而这也让我冰凉的双手双脚开始回温,想到活动之后的专访环节,一下子也变得没有那么焦虑和紧张。直到他走进专访室,用他那异常温暖的大手主动和我向握时,笼罩在我身上的那份前所未有的不安也完全消散。我甚至觉得,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他是那么熟悉,就像陪我走过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他又是那么亲切,就像是你某一天突然认识个自来熟的陌生人。你可以跟他大谈理想,也可以说说心事。是不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因为之前,他的助理特别强调时间原因,专访问题只能压缩到三个。让我准备的一大堆问题都没有了找到答案的机会。但在采访结束之后,科比亲切的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他希望之后再约采访好好的聊下那些没有聊完的话题,他也反复告诉我,“你很棒,真的很棒。”
这时候,心情再也无法平静。我收起了那份必须端着的职业范,突然有些语无伦次的告诉他说:“科比,你就是为什么我能坐在这里,做这个职业的原因。”而这一刻,让我突然想起了那一年,我就那么蹲在人群外,透过腿与腿之间的缝隙,看着这个人很久很久。而那时我的心里也在不停重复着这句话。
这就是我和科比的故事。从他顶着一头倔强冲天的小碎卷发到现在眼睛尾端一笑起来就会聚拢的几条细纹。这个故事持续了21年。就像他跟我说的,未完待续。
(来自腾讯新闻)